2021~2022阳光体育活动方案
作者: 陈晓文 | 发布时间: 2021/12/28 13:07:18 | 3439次浏览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初中部
学校阳光体育一小时
(2021~2022年度)
实
施
方
案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初中部校长室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初中部体育教研组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初中部学生处
2021年9月
一、前言:
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贯彻“一切为了学生 ,健康第一”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运动的快乐,从而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二、指导思想: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落实“生命—和谐”教育理念和阳光体育行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积极贯彻“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将加强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与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促进和谐校园紧密结合,养成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礼仪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进一步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三、目标和原则:
(一)目标
1、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2、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3、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地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
4、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5、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二)原则
1、以人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意识。实施体育育人功能,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有效地设置和开展各项活动,以达到对学生的促德、健体、调智、审美等的教育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关注差异,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推动素质教育。
3、增强体质,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营造人人参与、生气勃勃的校园体育氛围,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条件,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确实保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效实施。
4、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及特点,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活动内容。
四、学校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
(一)、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胡松(初中部校长)
副组长:崔晨香(分管副校长) 陈晓文(体育教研组长)
组 员:徐华杰(初三体育备课组长) 马兆侠(初二体育备课组长)
孙竹青(学生处主任) 郎晓伟(总务处主任) 蒋子文(教务处主任)
王晓青(初一年级部主任) 魏宏波(初二年级部主任) 徐 溪(初三年级部主任)
陈建琦(校医室负责人)
(二)、领导小组职责
1、校长负责全面工作。负责组织召开有关会议,决定活动导向,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2、体育教研组长与分管校长负责制定具体活动细则和实施方案,并对整个活动进行有效地过程控制。在实践中不断对活动方案进行优化。
3、备课组长协助教研组长工作,并根据自己校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活动方案。
4、学生处负责活动的宣传工作,以班会、展板、网络、广播等各种不同的媒体形式进行宣传。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有关会议向教师和学生传达有关活动的精神或相关文件精神。
5、总务处负责活动的后勤工作,最大可能的对活动的开展提供物质保障。
6、年级组部直接负责对学生的管理,负责组织本年级或本班学生参加具体的活动,并及时对活动的内容和方法给予反馈。
7、小组各部门(成员)各司其职,其行为必须对组长负责。
五、大课间活动方案
(一)前言
我校目前共计84个教学班,其中初一29个、初二28个、初三27个。学校依山势而建,分上中下三层,占地约60亩,有一个体育馆,300米环形跑道,一片非标11人制足球场(或两片非标7人制足球场),有3片排球场和篮球场6片,以及乒乓球台10张,体育器材存量充足。目前有专职体育教师14名,代课教师7人,在校学生4200余人,由于学校地形特殊,人均活动面积还是略显局促!就是在这么个硬件条件下,我们依据实际情况按要求开足体育课,因地制宜的调整大课间活动时间,并积极地开展各类型的体育活动。
(二)方案
1、内容:我校大课间分为上午45分钟(室外),下午20分钟(室内)共计60分钟。由于场型特点,我校运动场在菠萝山顶,远离教学区,上山通道既陡峭又狭窄,为安全起见要求学生进退场低速有序,实际上学生上山下山的过程也是极好的锻炼,构成大课间活动的一部分。详见下表:
时 间 | 上午9:40~10:20 | 下午15:25~15:45 |
春夏季内容 | 跳绳、动感素质操、武术操 | 室内自编操(多套循环使用) |
秋冬季内容 | 跑操、动感素质操、武术操 | 室内自编操(多套循环使用) |
雨雪霾天气 | 室内自编操2遍、健康小讲座 | 室内自编操(多套循环使用) |
2、操作方法:大课间铃声响起,学生在各任课教师的督促下,由体育委员整队带领学生按规定的顺利迅速走到楼下指定位置集合(不得拥挤),队伍整理好后由体委带领跑步至各班的指定位置站好。活动结束后按指定顺序和路线安全有序退场。
跑操时两个班形成一个闭合的椭圆,各班旗手手持旗子带领班级学生跑动,旗杆垂直地面。跑动中间距均匀,紧跟前一个同学的正后方,不得错肩。
素质练习包括仰卧两头起、仰卧举腿、手臂支撑、平板支撑、坐(立)位体前屈等。
跳短绳绳时,先奇数排学生跳2分钟,再交给偶数排学生跳2分钟,然后前后两人再合跳1分钟。跳长绳时每班分两个组(分组方法由各班自己决定)跳3分钟。
与此同时,为保证各运动队的训练时间,利用大课间时间包括足球队、啦啦操队等有比赛任务的队进行训练,既能保证训练时间和质量,又最大程度的减少了对学生文化课时间可能的占用!
3、保障措施:A:大课间前的任课老师不得拖堂,必须督促学生迅速排队准备进场。B:对体育委员或体育骨干进行必要的培训,要求他们要起到带领和指挥本班同学的作用。C:体育老师在各个教学楼的节点教学疏导,避免踩踏等意外的发生。D:班主任下到班级去,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管理。E:学生处安排学生对各班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上报。学生处每周公布一次检查情况。F:大课间活动时至少有一名校医携带必要的药品和器械到现场随时待命。
六、体育竞赛和体育社团建设:
1、武术操(跑操)比赛
学校每学年进行一次跑操比赛,一次武术操比赛。比赛方案提前10天左右发到各班,要求全班参与。各班从接到规程后利用课余时间积极练习,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再进行纠错。通过比赛全校的广播操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详见比赛办法)
裁判员既有体育教师,也有其他课任老师,也有中层干部,还有学生代表参与其中。(详见规程及评分表)
3、校运会
学校每年9~10月举行一次全校的运动会,由于班级规模的庞大一般会分2~3天召开完毕。要进行赛前队员和赛后总结,个人名次和奖项现场公布和办法,并利用晨会时间进行集体奖项的颁奖仪式。(详见附后的秩序册和成绩统计表)
4、校园阳光体育文化节
每年从12月头开始到12月底结束。内容包括冬季三项和球类联赛以及学生喜爱的其它类项目等等。提前至少一周下发规程(比赛方案),有效组织报名工作,利用体育课做好运动员的项目训练工作,确保各项比赛安全有效进行。(详见2021校园阳光体育节实施方案等)
5、我校是全国第二批,南京市首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每年6月或12月举行校园足球班级联赛,涵盖所有班级,到2021年将是第六届。(详见2021校园足球班级联赛秩序册)
6、体育学科校本课程及社团
目前开设了啦啦操、排球、足球、羽毛球、轮滑球、跆拳道、柔道、无线电测向等项目
足球项目坚持常年训练,有训练计划,有单次训练方案,保证每周3~4训,严格考勤。
由于师资和其它因素的影响,其它项目目前采用集训制度,即遇比赛赛前1个月组队集训,比赛完毕就地解散。
7、其它各类体育竞赛
组队参加区运会、区冬季三项比赛、市、区校园足球联赛、市、区健身操(啦啦操)比赛、市阳光体育排球比赛、市阳光体育篮球比赛、各级轮滑球比赛、各级武术比赛、各级无线电测向比赛、各级棋类比赛等。
附各项目专项教师(负责人):
序号 | 项目 | 负责任人 | 职责 | 备注 |
1 | 足球 | 李冬、柯宁 | 负责球队日常训练、和比赛工作 | |
2 | 篮球 | 张春 | 负责组队集训以及参赛工作 | |
3 | 啦啦操 | 杨帆、王欣、吕伟丽 | 负责组队集训和参赛工作、负责在大型活动上的表演任务 | |
4 | 无线电测向 | 陈晓文 | 负责组队集训以及参赛工作 | |
5 | 排球 | 杨丹江 | 负责组队集训以及参赛工作 | |
6 | 羽毛球 | 柯宁、徐华杰 | 负责组队集训以及参赛工作 | |
7 | 田径 | 徐华杰、张春、缪小龙 | 负责组队集训以及参赛工作 | |
8 | 冬季三项 | 马兆侠、吕伟丽 | 负责组队集训以及参赛工作 | |
9 | 武术 | 梁斌 | 负责球队日常训练、和比赛工作 | 陈晓文协调 |
10 | 其它项目 | 待定 | 负责组队集训以及参赛工作 |
七、咨询及监督电话:025-86368690(体育组)、025-86368629(校办)